党支部书记在党支部中处于领导地位,是党支部日常工作的领导者、组织者,对党支部的全面工作负有重大责任。同时党支部书记又是一名普通党员,必须以普通党员的身份参加所在党小组、党支部的生活,自觉地向党组织汇报思想,接受监督。
因此,作为一名支部书记,要明确自己在党支部工作中所处的位置,同时发挥自身作用,在党支部委员会的集体领导下,完成党章所规定的各项任务,贯彻好上级党组织的决议、决定。
一、要明确主要职责
《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第二十二条明确,党支部书记主持党支部全面工作,督促党支部其他委员履行职责、发挥作用,抓好党支部委员会自身建设,向党支部委员会、党员大会和上级党组织报告工作。
具体来说,党支部书记有以下主要职责:
负责召集支部委员会和党员大会,结合本单位的具体情况,传达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委的决议、指示,保证本单位各项工作的完成。
制定支部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将支部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及时提交支部委员会和党员大会讨论决定。对支部工作计划、决议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抓好落实。
做好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工作。找准开展服务、发挥作用的着力点,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关心党员、群众的思想、工作、学习和生活,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对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向上级组织或者有关领导反映,提出意见和建议。
抓好支部委员会自身建设,严格党的组织生活,按时召开支部组织生活会,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不断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做好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充分调动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和考察工作,做好经常性的发展党员工作。
经常与支部委员会和其他委员交流思想和工作情况,支持他们根据集体的决定和分工,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工作积极性,共同做好工作。
党支部书记是党支部一班人的“班长”,其个人品质、才能、工作方法对党员、群众的凝聚力起着重要作用,作为党的最基层组织的领头人,既要言传更要身教。
二、要着力提升这些素质
党支部书记应当具备良好政治素质,热爱党的工作,具有一定的政策理论水平、组织协调能力和群众工作本领,敢于担当、乐于奉献,带头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具体来说,党支部书记要着力提升以下几个方面的素质:
思想政治素质
思想政治素质是党支部书记必须具备的首要素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坚定的政治立场。不论何时何地、何种情况,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要带头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重要会议、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第二,依法办事。严格按法律规范来行使手中的权力。
第三,扎实的民主作风。工作中要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既能虚怀若谷、从善如流,又能善于集中、敢于拍板,依靠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开展工作。
第四,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意识。要具有敢于开拓、锐意进取的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带领群众发展致富。
第五,高尚的道德情操。不论在工作还是日常生活中,都要严格要求自己,时刻注意检点自己的言行,以高尚的道德情操,为广大党员和群众树立榜样。要做到:为人正派、宽厚、实在,心胸开阔,表里如一,光明磊落,对各种诱惑有较强的自制力,廉洁自律,勤政为民;忠于职守,无私奉献,不搞拉拉扯扯、吹吹拍拍等庸俗行为;以自身的良好形象去教育影响下属;要求别人做的,自己首先做到,禁止别人做的,自己坚决不做。
科学文化素质
党支部书记除了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外,还应具有丰富的知识,有一定的工作能力和较多的经验积累。
党支部书记应具备的知识素质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与本职工作相适应的文化知识结构,二是胜任基层领导工作的基本知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有较全面的社会科学知识,包括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领导学等。
第二,有熟练的党务和政治工作的专业知识。包括党的基本知识、党史知识、哲学知识以及统一战线、工会、青年工作等的知识。
第三,有丰富的社会生活知识。要熟悉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人民的生活习俗、风土人情等。
第四,有精通的业务知识。要精通本单位生产经营管理各个环节要素、管理流程,并熟练运用。能力素质
工作能力是党支部书记开展工作的基本条件,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决定因素。党支部书记要重视自己的能力锻炼。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创新能力。一个人的创新能力是指独立发现新事物,提出新见解,解决新问题,作出新贡献的能力。有无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衡量一位党支部书记优秀或平庸的重要标准之一。
第二,决策能力。党支部书记应具有面对复杂事物和各种矛盾进行具体分析,判断是非,权衡利弊,及时决策的能力。
第三,组织协调能力。主要指善于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凝聚各方面的力量,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把各项任务落实到具体工作之中。
第四,用人能力。要慧眼识人,善于用人,合理调配人力资源。作风素质
作风即形象。党支部书记必须具有优良的作风,这是做合格的基层党组织领导者的基本条件。
第一,要解决好世界观问题。要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
第二,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要有先公后私、公而忘私的精神,热爱集体,热爱科学,坚持真理,不畏权势,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
第三,发扬党的三大优良作风。做到襟怀坦荡,言行一致,热情助人,严于律已,心胸开阔,谦虚谨慎,正确处理好与党员群众的关系,取得党员群众的信赖与支持,使支部工作顺利开展。
三、要正确理解和处理与其他委员的关系
党支部书记要支持和帮助其他委员做好工作,处理好同委员的关系;每个委员都要尊重和支持支部书记的工作,接受党支部书记的监督和指导。党支部书记和委员之间、委员和委员之间要互相尊重、互相支持、互相谅解、互相学习,共同维护支部一班人的团结,使党支部成为一个坚强的战斗堡垒。
第一,在党的支部委员会里,党支部书记与其他支部委员的关系不是上级与下级、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而是平等的同志关系。支部委员会讨论决定问题时,党支部书记与其他委员一样,每个人都具有同等的一票。党支部书记绝不能把自己摆在支部委员之上,个人决定重大问题。不管是书记还是委员,都必须执行通过的决议。
第二,从党支部书记的职责来说,他好比是党支部一班人的“班长”。党支部书记要当好“班长”,应有良好的作风,善于听取和正确集中各方面的意见,主动团结好其他委员,引导鼓励支持其他委员发挥应有作用。
第三,党支部每个委员,都应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在从事党支部分配的工作、执行支部大会决议中,接受书记的督促、检查和指导,经常向书记或党支部报告自己的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支持党支部书记的工作,共同搞好支部委员会的工作。
第四,不论是党支部书记,还是委员,都必须遵守集体领导原则,接受党支部委员会集体的领导和监督。在日常工作中,如果书记同委员发生意见分歧,或遇到重要问题,应召开支部委员会进行讨论,交换意见,统一认识,由支部委员会集体作出决定,任何人都不得脱离支部委员会集体而自作主张。
第五,党支部书记要协调好委员与委员之间的关系。委员与委员之间发生磨擦时,书记不能居高临下当“裁判”,而要穿针引线当“红娘”,要当“润滑剂”,多做调和的工作,主动解扣子。通常情况下,当委员与委员之间发生误会时,“班长”应该不偏护任何一方,及时问明情况,把事实真相搞清楚,帮助他们消除误会,化解矛盾。
四、要树立正确目标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党支部书记要做好“火车头”,要树立以下目标:
要心中有党,做政治上的明白人。政治功能是党支部的“魂”,政治标准是检验一个党支部书记是否合格的首要标准。要讲政治、顾大局,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脑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要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与本地区本支部实际、群众需求结合起来,落实到支部工作全过程各方面,贯穿于为民服务具体工作,特别要防止执行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要心中有民,做群众的贴心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党支部书记作为“一班之长”,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手中的权力来自于人民,只能用于服务人民。要聚焦党建主责主业,抓班子、带队伍,抓基层、打基础。要注重发挥“头雁”效应,善吃苦、肯吃亏,当好支部各项工作的“排头兵”,走出办公室、亲自上“火线”、亲赴最基层,用群众语言沟通、交友,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做好党员干部群众的贴心人。
要心中有责,做发展的开路人。干部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党支部书记要不断增强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在急难险重前挺身而出、在矛盾纠纷前迎难而上、在利益荣誉下退避三舍;要在其位,谋其政,坚守服务群众一线,从小事办起,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要吃透中央到地方的重要决策部署精神,不断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满足群众需要的能力和水平,对突发之事、棘手之事,站稳群众立场,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突破,一道难题一道难题地破解。基层千千万,情况各不同,要创新思维方式,与时俱进地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和实践知识,提升自身能力素质,改进、创新、完善基层党支部工作的方式方法,掌握群众工作主动权。
要心中有戒,做班子的带头人。敬畏法纪,使铁的纪律转化为自觉遵循和日常习惯,在任何情况下不越界、不越轨,对待好公私、义利、是非、俭奢、苦乐、得失等关系。敬畏权力,主动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自觉接受党组织的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民主监督和法律监督。敬畏人民,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对党负责和对人民群众负责、对当前负责与对长远负责统一起来,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