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国内旅游市场正迎来快速回暖复苏。面临新形势新变化,如何扩大文旅消费需求,引领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旅游景区如何兼顾疫后防控与智慧化管理,走上高质量发展道路?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需要注意什么?三大最新国家指导性文件告诉你答案。

随着国内疫情形势好转、疫苗加速推广,2021年旅游市场正处于有序复苏的进程中。近期,中国旅游研究院根据相关数据预测,2021年国内旅游人数达41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3.3万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2%和48%。从第三季度起,港澳地区和商务旅游两个市场将会有可以预期的复苏。这意味着,旅游市场即将迎来全面复苏,建设现代旅游业体系至关重要。

疫情防控常态化的2021,市场复苏的2021,旅游产业的边界重构、主客共享的场景营造、文化引领和科技创新,都将是令人期待的旅游经济新变化。当然,繁荣景象的背后一定离不开国家有关部门的政策部署与方向指引,一文带你了解最新出台的那些与文旅行业息息相关的政策文件。

国务院:发展文化、旅游消费,出台实施国民休闲纲要

当下,人们已逐渐适应了疫情防控常态化,能够以平常心进行正常的文化休闲和旅游消费,意味着旅游市场下沉、休闲需求稳中有升的趋势将进一步显化。一直以来,文化和旅游产业在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求、推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国家正通过多项重要举措以支持乡村旅游、休闲康养、亲子研学等多元业态发展,引领文旅消费新场景,推动文旅深度融合。

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表决审查通过了《关于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日前正式发布。该报告在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主要任务中提出,发展文化、旅游等服务消费,出台实施国民休闲纲要(2021—2035年)。

【政策亮点】

《报告》从2020年执行情况、2021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和政策取向、2021年主要任务等三大方面出发,涵盖了二十四条小项。其中与文旅相关的核心内容有:

1. 扩大内需,引领新型消费

要激发国内消费潜力。发展健康、文化、旅游、体育等服务消费,推动互联网诊疗、在线教学、体外诊断、远程办公、通用航空、智能体育等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促进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发展。

2. 加强公共服务建设,重视文化保护传承

推进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等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着力打造中华文化重要标志。实施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加强重要文化遗产和国家公园等重要自然遗产保护利用,推进故宫博物院北院区、国家美术馆等重大文化设施项目建设。

3. 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出台实施国民休闲纲要

促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培育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国家级休闲城市和街区。出台实施国民休闲纲要(2021-2035年),推动落实带薪休假制度。

总结

基于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国家持续鼓励出行、鼓励休闲、鼓励消费的重大举措,有利于营造积极良好的旅游消费市场环境,为之后带动景区二次消费以及促进城市休闲消费创造更多的信心与动能。

文旅部:新版景区疫情防控指南出台,指引景区高质量发展

过去一年里,旅游景区从全部关闭到有序开放,游客接待上限从景区承载量的30%调至50%、75%,多个政策让景区疫后防控标准不断升级完善,也直观呈现出疫后景区市场的一众变化。“无预约不旅游”逐渐成为一种旅游新趋势,智慧旅游技术的应用也将加速提升游客的游玩体验,推动未来景区高质量发展。

3月17日,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发布《关于印发<旅游景区恢复开放疫情防控措施指南(2021年3月修订版)>的通知》(以下简称《指南》),提出新形势下旅游景区防控的“常态、科学、精准”六字方针,不搞“一刀切”。

【政策亮点】

《指南》从景区开放总体要求、加强景区员工健康监测和管理、做好景区公共卫生和场所防控、强化景区游览管理、及时有效处置异常情况等五大方面出发,涵盖了十八条小项。其中核心内容有:

1. 科学限流,不搞“一刀切”

按照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要求,对旅游景区开放承载量和接待能力进行全面评估。旅游景区游客接待上限由各省(区、市)党委、政府根据当地疫情防控形势确定,不搞“一刀切”。

2. 精准防控,倡导预约旅游

继续面向公众主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预约旅游、厉行节约等宣传引导,强化公众疫情防控意识,培育文明旅游、预约旅游和节约粮食的良好习惯。

3. 加强景区智慧化管理

景区要严格落实门票预约制度,有效采取智慧引导等手段,科学分流疏导游客,做好游客流量关口前置管控;鼓励景区积极利用大数据和智慧手段,做好游客信息动态监测;鼓励景区采取互联网售票、二维码验票等方式有效减少人员接触。

总结

此次新指南的发布,将直接推动国内旅游市场恢复至疫前水平,曾经人山人海的旅游目的地繁荣景象又将回归。同时,随着出行政策的进一步放宽,今年跨省游首次高峰有望在清明小长期出现。各大景区在继续实施“限流、分时、预约”机制的同时,需要提前做好假期客流高峰应急预案,确保游客能够安全、高效、愉悦游玩。

自然资源部、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纳入国土空间规划

历史文化遗产是彰显中国形象、体现文化自信的靓丽名片。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良渚古城、三星堆等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文化遗产研学活动的开展等等,都有力推动着历史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3月8日,自然资源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关于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实施中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把文物保护管理纳入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实施的指示要求。

【政策亮点】

《意见》共分七大点,其中核心内容有:

1.文物资源与国土空间信息共享共护

在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和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文物资源专题调查和专项调查,按照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数据标准,结合建立历史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及时将文物资源的空间信息纳入同级平台,建立数据共享与动态维护机制。

2.坚持“先规划后建设”“先考古后出让”

坚持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实施城市更新和乡村振兴行动,防止大拆大建破坏文物等各类历史文化遗存本体及其环境,严禁违反规划或擅自调整规划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相关区域建设高层建筑、大型雕塑等高大构筑物。

健全“先考古,后出让”的政策机制。经文物主管部门核定可能存在历史文化遗存的土地,要实行“先考古、后出让”制度,在依法完成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前,原则上不予收储入库或出让。

3.促进历史文化遗产活化利用

在不对生态功能造成破坏的前提下,允许在生态保护红线内、自然保护地核心保护区外,开展经依法批准的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和文物保护活动,以及适度的参观旅游和相关必要的公共设施建设,促进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合理利用。

总结

将文物保护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防止一系列破坏历史文化遗产本体及其环境的行为发生,是从国家层面再次强调了文化的首要地位和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随着三星堆等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大运河等国际文化公园的建设,将促进文化和自然遗产的活化利用,推进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