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握世界发展大势,着眼于新发展阶段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在历史发展的关键节点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要深刻认识这一重大战略决策的科学内涵,对国之大者做到心中有数,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深刻认识新发展阶段,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更大信心勇气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把握理论特征,深刻领会新发展格局的科学内涵  

伟大思想源自伟大时代,创新理论指引创新实践。今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如何科学把握国内外大势、统筹发展和安全、构建新发展格局等作出重要论述,明确了新发展格局的理论要点和实践要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新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成果,为我国在新发展阶段有效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行动指南。  

深刻把握创新性:新发展格局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再生产理论的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再生产理论把经济运行视为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整体,揭示了社会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和一般规律。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洞察国内外发展变化大势,科学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与时俱进作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决策,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统筹发展和安全,以创新驱动为核心、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战略方向、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高品质生活为目的,立足大国经济特点和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优化升级生产、分配、流通、消费体系,畅通国内大循环,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化解外部冲击和外需下降带来的影响,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深刻把握规律性:新发展格局是统筹两个大局塑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必然选择。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加剧了逆全球化趋势,对国际经济、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的影响是长期而深远的,个别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和技术出口管制持续加剧,“两头在外”的经济发展模式面临挤压滞阻,国际循环动能减弱,畅通国内大循环变得更为紧迫。同时,随着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提升,居民消费升级加快,内需潜力释放成为经济运行的必然趋势。截至2019年底,我国出口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已从2006年的35.4%下降至17.4%;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2006年的41.8%提高到53.9%;国内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7.8%,连续6年成为经济增长第一拉动力。这些趋势都表明,构建新发展格局是顺应经济发展规律、重塑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选择,充分体现了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唯物史观。  

深刻把握人民性:新发展格局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充分体现。人民性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鲜明的理论品格。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习近平总书记擘画的新发展格局,强调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将消费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扩大人力资本投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强调完善城市化战略,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作为城市发展的基础目标,更好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使城市更健康、更安全、更宜居,成为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的空间。五中全会首次把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作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提出来,充分昭示了新发展格局的人民性。一切为了人民、紧紧依靠人民、成果惠及人民,改善人民生活品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新发展格局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深刻把握系统性:新发展格局是全面协同、内外联动的系统布局。国内大循环是建立在国内统一大市场基础上的大循环,必须坚持系统观念,畅通国内大循环的断点和堵点,推动整体资源配置效率最大化,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体现全面协同特征。新发展格局是开放型大循环,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为依托,更好地形成对全球资源要素商品的引力场,塑造参与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实现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体现内外联动特征。五中全会将坚持系统观念确立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进一步阐明了新发展格局的系统性要求。  

深刻把握主动性:新发展格局是基于我国比较优势变化、充分释放发展潜能的战略安排。大国经济优势就是内部可循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强大的动员组织能力,市场体系和政府宏观调控体系日益完善,具有优越的制度优势;我国已经形成世界上最完整的现代化工业体系,是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具有优越的产业体系优势;我国有14亿多人口、人均生产总值已经突破1万美元,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居民消费优化升级将带来巨大增长空间,具有优越的市场规模优势;有一批引领产业循环、优化产业生态的龙头企业,具有优越的市场主体优势;科技创新能力逐年提升,在高铁、电力装备、新能源、通信设备等领域居于国际领先地位,具有引领产业进步的科技优势。基于这些优势,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充分的战略主动性,是一场一定能够打赢的主动仗。  

把握工作重点,加快落实构建新发展格局各项部署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涵盖各部门、各地方、各类市场主体、各类生产要素,涉及创新驱动、改革开放、布局优化、结构调整、区域协调和政策完善各方面,既要全局谋划,协同推进,又要找准着力点,精准发力,把畅通国内大循环和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各项举措落实到位。  

着力促创新,形成高质量循环的强大引领力。创新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所体现的使命至少有三个方面。一是提升经济运行效率,我国经济发展的人口红利正在消退,资本报酬递减压力日益增大,企业效率效益水平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唯有加快技术创新才能提高经济运行效率。二是增强供需适配水平,满足“好不好”的要求,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三是维护产业链安全稳定,通过创新,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向产业链高端布局,抢占技术制高点,解决关键技术、关键零部件、关键材料封锁断供“卡脖子”问题,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对于如何创新,在完善创新体制机制、弘扬企业家和科学家精神、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同时,一要强化联合创新,建立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金融资本深度参与的技术创新体系,使企业成为创新要素集成、科技成果转化的生力军。二要强化技术攻关,补齐“卡脖子”技术、设备、材料、人才短板,在关系产业安全的领域和节点构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国内生产供应体系。三要强化转化应用,出台相应政策推动国产替代技术的扩散应用,着力解决因为应用初期技术不够成熟、生产成本较高、良品率较低,而导致的长期闲置甚至淘汰问题,在应用中迭代升级、完善提高。  

着力扩内需,增强畅通国内大循环的驱动力。在培育完整内需体系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又要发挥好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我国低收入群体还比较大,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不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是建立消费引领型内需体系的关键。就业是根本,针对农村和传统产业中存在大批可转移劳动力、一线生产服务人员和技工短缺等问题,要更大力度支持就业创业,实施职业技能精准培训,着力解决好就业结构性矛盾,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收入分配是保障,要健全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促进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机制,使更多普通劳动者通过自身努力进入中等收入群体,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消费升级是牵引,要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导消费结构升级,围绕吃穿用、住与行、教育、健康、养老、旅游、文化、环境等民生重要领域,提供高品质和多样化的消费产品和服务,大力实施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着力强企业,增强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主导力。企业是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适配性、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的主体。要通过完善公司治理体系,创新运行机制和商业模式,深入开展成本、工艺和绩效精益管理,加大技术研发和改造力度,着力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不断提升企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增强研判市场、开拓市场、满足市场、引领市场的能力和水平。要通过推进重组整合、培育行业领先企业、发挥大企业特别是大型国有企业产业组织功能和产业先导功能、搭建产业合作平台等措施,加快形成上下游、大中小企业密切协作、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打造产业集群,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提升投入产出效率和融合协同效应,使经济循环更加畅通高效。

着力增协同,提升各类主体参与循环的协同力。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各类经济主体坚持系统观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共建大市场、共推大链接、共享大平台,增进深度协同,促进全面畅通。其中,区域协同、金融与实体协同至关重要。要更大力度增进区域协同,把构建新发展格局同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相结合,立足区域优势差异发展,扬长补短,提升地区嵌入度、贡献率和价值链地位;与大力实施区域发展重大战略相结合,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打造新的增长极,放大要素聚集效应。要更大力度增进金融与实体经济协同,引导金融回归有效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完善金融体系,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创新金融产品,提升融资可及性,增强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服务支持,发挥资本市场对推动实体经济高水平循环的枢纽作用。  

着力优机制,营造畅通循环的软实力。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进一步破除制约劳动、资本、能源、技术、信息等要素创造价值的体制机制障碍,全面激发市场活力。完善考核分配机制,科学设置绩效评估体系,完善分配机制,充分调动各类主体创新创业、创造价值的积极性;完善市场竞争机制,加快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强化竞争政策的基础性地位,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深化“放管服”改革,营造各种所有制企业依法平等使用资源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竞争、同等受法律保护的市场环境;完善政策保障机制,发挥有为政府调节作用,完善内外贸、投融资、财税金融、产权交易、技术转让、市场出清、出入境等方面政策措施,为畅通国内大循环、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提供更加有力的政策保障。